往上游、往周邊同業投資...
-------------
奈雪的茶佈局投資賽道,新式茶飲一邊融資一邊投資
紅星新聞記者俞瑤申夢芸
https://xueqiu.com/9993327231/216143726
又一家茶飲品牌準備挺進創投圈。
4月5日,紅星資本局從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獲悉,深圳市美好自有力量投資有限公司於3月28日成立,該公司由奈雪的茶(02150.HK)關聯公司——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全資持股。法定代表人為黃錦華,認繳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,經營範圍包括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;社會經濟諮詢服務;企業管理諮詢等。
這意味著繼喜茶、蜜雪冰城等品牌之後,奈雪也伸出了投資觸角。
近年來,茶飲品牌作為最火熱的賽道之一,吸引了眾多資本的關注。但賽道擁擠、疫情反复,也導致茶飲品牌業績承壓。國內幾家頭部茶飲品牌,開始在“內捲”中尋求“災難”。紅星資本局注意到,2021年來,國內幾大頭部茶飲品牌一邊融資、一邊頻頻對外投資。
對此,有專家分析認為,頭部茶飲品牌開始親自下場投資,印證了新茶飲企業自身局限性。在如今市場環境階段性萎縮、品牌競爭激烈的情況下,茶飲品牌與其頂著高經營風險加大市場投放、拓展線下渠道;不如降低成本、提高利潤率,進行精細化運營,同時尋找並開拓多元化業務。
曾備受資本矚目的新式茶飲品牌
如今連續虧損
紅餐品牌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11月,新式茶飲融資事件數量和所披露融資金額就已高過2020年全年,達到近10年來頂峰。
近年來,新式茶飲作為最火熱的賽道之一,吸引了眾多資本的目光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在資本熱下,新式茶飲品牌“越擴張越虧損”的現像也引發關注。
3月29日晚間,“茶飲第一股”奈雪的茶交出了自上市以來的首份年報“成績單”。年報顯示,截至2021年12月31日,奈雪的茶共開出817家門店,相較於2020年的491家門店,2021年新增了門店數326家。公司稱,2022年奈雪的茶預計將新開350家茶飲店,屆時門店總數將突破千家。
但門店擴張的同時,奈雪仍未擺脫虧損。2021年奈雪的茶總營收42.96億元人民幣,較2020年的30.57億元人民幣增長了40.5%;經調整淨利潤虧損1.45億元,而2020年公司淨虧損2.03億元,經調整淨利潤為1664.3萬元。
作為新茶飲賽道目前唯一的上市公司,奈雪的營收數據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個行業的現狀。對於新式茶飲,疫情造成了線下門店客流量下滑,業績承壓。不久前,奇查、奈雪的茶相繼降價,推出多款低價位產品,也側面反映出茶飲賽道越發擁擠,各家企業的競爭壓力不小。
親自下場投資
茶飲品牌都投了哪些賽道?
紅星資本局梳理發現,不少的茶飲品牌紛紛變身VC/PE。
3月28日,深圳市美好自有力量投資有限公司成立,該公司由奈雪關聯公司——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全資持股。法定代表人為黃錦華,認繳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,經營範圍包括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;社會經濟諮詢服務;企業管理諮詢等。
據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
而早在2021年期間,另一家茶飲頭部品牌喜茶就已連續發力對外投資。據紅星資本局梳理,2021年7月至11月,5個月期間喜茶連續投了5個品牌,涉足的領域包括預調酒、咖啡等。
2021年喜茶新增5筆對外投資情況(數據來源:IT桔子)
具體來看,喜茶在2021年進軍咖啡賽道,聯手百福控股,共同參與了西捨咖啡Seesaw Coffee數億人民幣的A輪+融資,這也是喜茶首次公開的一筆對外投資。此外,喜茶還參與了和気桃桃的戰略投資、與BAI資本、番茄資本一起領投了WAT預調酒。
蜜雪冰城也在2021年10月份新增了一筆對外投資,投資了一家廣東茶飲品牌——匯茶。同年,長沙網紅奶茶品牌茶顏悅色也進行一筆對外投資,投資了長沙本土茶飲品牌“果呀呀”。
茶飲企業面臨自身局限性
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紅星資本局表示:“自2021年來,國內新式茶飲行業進入到高度同質化的紅海階段。就目前來看,奶茶產品的差異化程度不高,推廣模式、門店運營及引流的同質化,讓這個行業進入嚴重內捲的周期。”朱丹蓬認為,這個階段對於企業的綜合實力,或是叫做“護城河”的構建,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。
朱丹蓬稱,像喜茶等企業,擁有了品牌和規模效應後,就開始“五多戰略”的佈局,即多品牌、多品類、多場景、多渠道、多消費人群。從這個角度看,新式茶飲入局其他領域就不難理解了。“而頭部新式茶飲在對外投資時,選擇比較擅長的新消費領域,從整個契合度、匹配度及對未來可持續發展方面,這都是不錯的選擇。”
看懂研究院研究員、北京外交學院教師孫祿則告訴紅星資本局,如今頭部茶飲品牌開始親自下場投資,印證了新茶飲企業自身局限性。“從大環境來看,各大茶飲品牌面臨市場環境階段性萎縮、競品品牌競爭激烈的情況,各大企業與其面臨高經營風險,進行線下渠道拓展和加大市場投放,不如降低成本、提高利潤率進行精細化運營,同時尋找並開展有潛力的多元化業務。”
孫祿提到,相比拓展自身不擅長的多元化業務,充分利用自身近年來積攢的PE資源,聚焦固定的幾條賽道進行投資,孵化並尋找新領域的模式,會更適合由行業高速成長期到成熟期的頭部企業作為戰略期過渡。
紅星新聞記者俞瑤申夢芸
編輯陶玥陽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